民主變天:兩種、三種顏色小丑間的反覆橫跳
COVID-19疫情期間,「選擇打高端疫苗」
被顏色媒體、黨部粉絲站隊和推崇成了
一種「愛國形象」,妳敢批評「高端」
就是在阻礙臺灣「生醫科技」、自主疫苗研發
的道路。
這一波成就了陳時中先生,而後「偶像包裝」
的參選消耗,再到「必勝客」的外遇風波
則成為了另一條世界線的故事。
現在新竹市長高虹安「面首干政」被一波
嚴厲檢視,然而卻少有人記得當初蔡總統
力挺小智的過往,只能說:是非對錯在臺灣、
在選舉面前從來都是「兩套標準」;縱然
新竹人甚至整個臺灣人「都曾」瞎了眼,
只是在更大的格局上,我們就聰明了嗎?
如果選擇到最後,籃子裏都只剩爛蘋果的話。
如今「雞蛋」之於陳吉仲部長,
從一開始「50萬公司賺下3800萬沒什麼問題。」
到「改標」「雞蛋流入散裝傳統市場」再到
「雞蛋堆肥了」,整個行政體系、整個用人規則,
臺灣人看了難道不傻眼?
臺灣這幾十年能推出、有機會選上總統的政黨,
擺明了也就兩個,拋棄讓人失望的這兩個
朝野大黨,更讓人驚心的是曾被寄以厚望
的「白色染黑」(這裡不單指柯文哲的
地方派系、用人政策,而是柯後期執政、
言行舉止已經整個讓人失望),然後再加上一個
企業人想要效法「川普之路」……。
我想臺灣人悲哀的早已不在於「在大黨身上
看不到希望」,我們更絕望的應該是「新興政黨」
原來也只是包裝、原來也只是角逐權力分贓的
分子之一罷了。
錯誤的用人,一個沒有道德操守的骯髒官僚
能穩坐衛福機關,而一個小吃店能迅速「轉型」
企圖代理十幾億元的快篩;從總統專機夾帶
近萬條私菸,最後卻想用「以往慣例」來
洗白輿論,這樣的臺灣人選藍、選綠或選白,
真的有什麼差別?!
『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。』
骯髒體制的蕭規曹隨,最後只留臺灣人
自己私下誇誇其口:臺灣其實好棒棒?
全黨反覆力挺「錯誤決策」的一人,
又與豢養面首何異?
從綠的好棒棒、國民黨好爛,
再到「柯文哲也許可以。」
臺灣的民主政治總是讓我傻眼、失望
到冷感,這些政黨有什麼不同?
誰可以告訴我?
民主的分贓,黨派間的權力鬥爭,
最後消耗、磨損的也就是臺灣人曾引以為傲
的「民主自由」。
被丟棄、當堆肥的豈是那一顆顆從巴西花大把
真金白銀進口而來的雞蛋,隨著它們散發的腐臭味
一起逐漸葬送難道不包括臺灣從西方進口而來的
民主價值?
#廉價民主
#公民素養
#選民素質
#粉絲與是非
#黨與國,誰重要?!
#毀臺灣豈止國民黨?
#民進黨,臺灣史會為妳的墮落記上一筆!
#白色力量?如今怎麼樣?